體驗節日文化,融入英國社會

校際系 郭少雯 T102253307



glovengsw@gmail.com

部落格

倫敦攝政街節

2014-06-04 00:15

        9月4日,倫敦市中心最繁華的商業街——攝政街舉辦傳統的攝政街節。節日期間,該街道被佈置成一個街頭遊樂場,並禁止汽車進入,市民們可以在這裡享受一天的玩樂閒暇。
       攝政街(Regent Street)也譯作麗晶街,是位於英國首都倫敦西區的一條街道。為倫敦的主要商業街,以高質量的英國服裝店著稱,也是一百多年來倫敦城市文化的象徵。
攝政街的歷史要追溯到200年前,1811年,年輕並熱愛時尚的攝政王PrinceRegent)取代其父喬治三世掌管政權。攝政王非常欣賞拿破倫在巴黎的城市規劃,於是讓著名建築師約翰·納什為其在從攝政王宮到攝政公園間設計一條全新的道路,納什用了十年光陰,最終設計修建而成,這個寬闊且擁有漂亮、流暢大弧度的皇家大道,也就是後來的攝政街,現在倫敦最典型的時尚地標之一。
這裡是屬於紳士淑女的購物天堂,世界最大的玩具店Hamley"s,瓷器店Wedgwood和刀叉店Mappin & Webb都在這條街上。該街道曲折蜿蜒,連結牛津廣場和匹卡德利廣場。利巴提、哈姆雷茲等許多商店均具英倫風範,附近的沙威爾勞有眾多高級西裝店。因為這個地區在十九世紀時,是皇親國戚及上流社會的購物街,現在雖然光芒減退,但仍然是老英國的活動地區,你可以觀察到屬於上一代英國的優雅氣質。
       值得一提的是英國最為傳統的百貨公司——Liberty就坐落於此,簡單典雅的歐式風格建築,鑲飾著紅木柱子的牆壁,都呈現出歷經歲月滄桑後的溫潤之美,Liberty所售的面料從設計到花色都堪稱一流,可選來做絲巾、襯衣和居室裝飾品。產自本土英倫味極濃的Burberry也是Regent Street上的主角之一,各國旅行團到英的必訪之地。牛津街與攝政街都是倫敦首屈一指的購物街,每年聖誕節前都會舉行亮燈儀式,到了新年或是夏季打折時期,更是人滿為患、寸步難行。2004年11月蘋果專營店的開張,進一步奠定了攝政街作為倫敦最著名商業街之一的地位與聲譽。在過去三年間,諸多世界知名品牌落戶攝政街,包括:卡爾文·克萊恩、湯米·希爾菲格、BrooksBrothers、諾基亞、ArmaniExchange、Bose、Zara家居以及Habitat等。 2011年3月,美國著名時尚零售品牌Gap將在攝政街為旗下二線品牌BananaRepublic開設首家歐洲專營店,店面面積達1580平方米,店內將出售BananaRepublic女男成衣系列、配飾系列以及個人​​洗護用品系列。此外,瑞典快速反應時尚巨頭H&M也於近日在攝政街開設了一家面積巨大無比的旗艦店,去年,Cos品牌店也落戶於此。

左圖為9月4日,在英國首都倫敦市攝政街上,孩子們乘坐街頭遊樂設施。
 

圖為9月4日,在英國首都倫敦市攝政街上,馬球手向市民介紹英國傳統的馬球運動。

     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日。當天,英國全國舉行榮軍紀念日活動,憑弔在兩次世界大戰及其他戰爭中陣亡的英軍將士。

【罌粟花與“榮軍日”】
      由於是製造毒品的主要原料,世界上多數國家都嚴禁種植罌粟。但在英國每年11月11日是紀念戰爭先烈的“榮軍日”,屆時上到女王,下至平民,都將佩戴紙質的罌粟花以表哀悼。據悉,這項傳統來源於一場法國和比利時的戰爭。一戰期間,比利時西部和法國北部邊境是戰鬥最為激烈的地區,許多士兵在那裡犧牲。 1915年5月,一名軍醫在掩埋戰友遺體時看到漫山遍野的罌粟花,於是寫下了名作《在弗蘭德土地上》。此後,罌粟花就逐漸作為英國紀念陣亡士兵的象徵花。
英國全國11日舉行榮軍紀念日活動,以此憑弔在兩次世界大戰及其他歷次戰爭中陣亡的英軍將士。

        按照傳統,格林尼治時間11時,全國各地的紀念活動和教堂祈禱儀式均同時舉行兩分鐘的默哀儀式,特別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日的到來。據悉,駐伊拉克的英軍部隊也同時舉行默哀儀式。隨著大本鐘敲響11下,英國從女王到普通民眾默哀兩分鐘,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及隨後歷次戰爭中陣亡的英軍官兵。

 


       在首都倫敦,紀念活動當天上午在位於市中心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前舉行。在軍樂手的號角聲中,代表陣亡軍人亡靈的人造罌粟花瓣紛紛飄落。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夫婦率領其他一些王室成員與英國一些政要參加了紀念儀式,並在教堂前的一塊專門用以紀念死難將士的花圃中插上木製的“罌粟花十字架”,以示對亡靈的悼念。

       作為紀念活動的一部分,格林尼治時間11日晚6時,英慈善組織“英國皇家軍團”還將派出飛機在泰晤士河上撒下約130萬瓣紅色罌粟花瓣,紀念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所有陣亡的英軍人員。另外,倫敦14日還將舉行“榮軍紀念星期日”大規模紀念活動。

       11月11日是英國的“榮軍紀念日”或“星期天悼念日”(RemembraneeSunday,也叫Poppy Day)。在此紀念日期間,為了紀念戰爭中的死難者,尤其是那些在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陣亡者,英國各地都會舉行各種紀念活動來緬懷那些為了保衛祖國而戰死的軍人。佩戴罄粟花是英國紀念陣亡士兵的傳統。每年的十月末開始,即進入“悼念期”(Remembranee period),都可以看到從普通的工薪階層到王室家族的各個社會階層的人佩戴由紙或塑料做成的罄粟花。在此期間,許多公共場合,如教堂、公園等地都會擺出嬰粟花和一個類似儲錢雄一樣的小盒子。這樣需要買花的人自願往盒子裡放幾個硬幣,自己取一朵戴起來就可以了。在繁華街道的十字路口、大型商場的通道,會有許多身穿制服的軍校小兵或穿著舊軍裝、胸前掛滿獎章的老士兵們,他們在脖子上掛著一個盒子,也來義務賣花。
       罌粟花在英國有著特殊的象徵意義。加拿大軍醫、中校約翰·麥克雷目睹年輕戰友犧牲之後,寫下不朽戰地詩篇《在弗蘭德斯戰場》,詩中寫道:“在弗蘭德斯戰場,罌粟花隨風搖曳……”佩戴紙質罌粟花哀悼軍人的傳統從此而來。

圖為幾名老兵在英國首都倫敦參加榮軍紀念日活動。

圖為切爾西隊球員在比賽前默哀一分鐘,紀念“陣亡將士紀念日”。當日,在2012-2013賽季英格蘭足球超級聯賽第11輪比賽中,切爾西隊主場以1比1戰平利物浦隊。

 

愛丁堡國際藝術節

2014-06-03 23:25

       每年8月,愛丁堡就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一年一度的愛丁堡國際藝術節在這裡舉辦。這段期間,觀光遊客人數達到頂峰;旅店的老闆們笑得合不攏嘴;酒吧得以合法延長營業時間,而新開張的酒吧也特別多。全愛丁堡的人都因此而忙碌、瘋狂。
藝術節的由來

       二次大戰期間,歐陸藝術家面臨空前浩劫,英國格萊德堡歌劇(GlyndebourneOpera)經理RudolfBing,與許多當時英國藝術界知名人士群聚倫敦,談到藝術家在戰爭期間所面臨的困境,興起在英國本土找一個未受戰爭破壞的地方辦藝術節的念頭,冀望重新為歐洲藝術家找到一個可以互相交流的舞台​​,甚至創造一個可與奧地利薩爾斯堡與德國白萊特音樂季相比美的節慶。經3年籌劃,終於在1947年舉辦了第一屆愛丁堡國際藝術節(EdinburghInternationalFestival)。選擇愛丁堡,除因未受戰爭破壞,也因該城素有北方雅典的美名,城市規模也恰當。當時全歐最富盛名的音樂家,如Schnabel、Szigeti、Fournier及維也納愛樂交響樂團,都在首屆藝術節齊聚到愛丁堡,可說是相當成功的音樂季。可當時其它小型表演團體,卻在來到這城市之後被拒於表演大堂之外,於是有8家劇院憤而另組一個藝術節,即邊緣藝術節(EdinburghFestivalFringe),50年來,該組織相當爭氣地由一個被視為錦上添花的角色,躍身節慶要角。
兩大節慶之外,1950年起,軍樂遊行加入,往後,又有國際電影節、爵士與藍調音樂節、書展等,而國際藝術節也由原來強調主題音樂性,走向融和戲劇、舞蹈與平面藝術的多元綜合藝術節。
吸引眾多遊客


       現在的愛丁堡藝術節
       每年8月,愛丁堡就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一年一度的愛丁堡國際藝術節在這裡舉辦。這段期間,觀光遊客人數達到頂峰;旅店的老闆們笑得合不攏嘴;酒吧得以合法延長營業時間,而新開張的酒吧也特別多。全愛丁堡的人都因此而忙碌、瘋狂。
藝術節開始前一天晚上,在愛丁堡城堡門前的廣場上會舉行著名的MilitaryTattoo的表演,在這個表演上,你可以觀賞到各個國家軍樂團的不同演奏風格。中國的軍樂團曾參加了2004年的表演,獲得了廣泛的好評。這個表演的票價大概是20英鎊,並且需要提前一年訂票。而藝術節第一天在王子街上的遊行當屬藝術節最盛大的節目之一。軍樂隊的宏大氣勢,蘇格蘭風笛的獨特旋律,世界各國樂隊和舞蹈隊的助興,再加上民族服裝或超前的奇裝異服,構成一個色彩紛呈的狂歡場面。
藝術節常常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一流文藝團體在此舉行精彩的演出。此時到訪愛丁堡的遊客正從緊鑼密鼓的藝術節節目中選擇最愛。國際藝術節、軍樂隊分列式、爵士藝術節、國際電影節、書展等琳瑯滿目的節目令遊客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在愛丁堡國際藝術節期間,走在愛丁堡著名的RoyalMile上,映入眼簾的到處是洶湧的人潮和怪異的裝扮,三步一小唱、五步一大舞的人流,或打鼓、或耍寶、或演戲、或高歌,到處是演出。演員、舞者、導演、音樂家、街頭藝人和觀光遊客全打成一片,誰是誰,誰看誰似乎都不再重要了。趁著8月藝術節的熱潮,愛丁堡的眾多藝廊也不再只做靜態展示,而是讓藝術精品傾巢而出。
每年,愛丁堡的藝術節都會結束在一場煙花表演之中,城堡上放出的煙花,城堡下公園中奏響的交響樂譜成了一首藝術的詩篇,標誌著藝術節的結束,也彷彿在說明年藝術節再見。
        一年一度的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為愛丁堡市帶來了2000多萬英鎊的經濟收益,並且創造了4000多個工作機會。如此帶動經濟增長、提高文化水平的藝術節成就,的確可供其他各國在文化、旅遊政策上的參考。
世界五大綜藝節日之一,創立於1947年,世界歷史上最悠久、規模最大的藝術節,所邀請的參展對象包括音樂,舞蹈,戲劇各領域中的頂尖人士以及深具潛力的新秀,也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具有活力和創新精神的藝術節之一,對推動全球劇場藝術蓬勃發展功不可沒。給人驚喜每年8月,愛丁堡就成為舉世注目的焦點,只因年度藝術節盛事的開鑼。這段期間,觀光客人數達到巔峰;B&B的主人們笑得合不攏嘴;pub得以合法延長營業時間,而新開張的pub也特別多,哪怕只為短短三週的壽命;全愛丁堡的人都因此而忙碌、瘋狂。

        此時到訪愛丁堡的遊客恐怕要為住宿大傷腦筋,不過最麻煩的莫過於從緊鑼密鼓的藝術節節目中選擇最愛,何止是千挑萬選。無論是國際藝術節(EdinburghInternationalFestival)、國際藝穗節(EdinburghInternationalFringeFestival)、軍樂隊分列式(MilitaryTattoo)、爵士藝術節(InternationalJazzFestival)、國際電影節(FilmInternationalFestival)、書展(BookFestival)...琳瑯滿目的節目,滿手的宣傳單和滿街遊走的活廣告,時時在挑逗你那顆驛動的心,教你不心動也難!
尤其是走在皇家哩路(RoyalMile)上,管制的交通、洶湧的人潮、怪異的裝扮,三步一小唱、五步一大舞的,或打鼓、或耍寶、或演戲、或高歌,處處是秀處處秀!演員、舞者、導演、音樂家、街頭藝人和觀光客全打成一片,誰是誰,誰看誰似乎都不再重要了,如何把握有限的時間,趕場有意思的秀才是最迫切的。
趁著8月藝術節的熱潮,愛丁堡的眾多藝廊也不再沈默只做靜態展示,藝術精品傾巢而出,近來有研究報告指出藝術節為愛丁堡帶來二千多萬鎊(約一億新台幣)的經濟收益,並且創造了四千多個工作機會。如此帶動經濟成長提昇文化水平的藝術節成就,的確可供其他各國在文化、觀光政策上的參考。
準備好你的錢,豎起你的耳,睜亮你的眼,愛丁堡藝術節等你光臨。提醒你,先打理好住宿,要不就住到格拉斯哥吧!
城市舉辦藝術節早不是新鮮事,但聲譽之隆勝過愛丁堡藝術節的不多。連續58屆歷久不衰,每年8月藝術節期間,愛丁堡的大小飯店、旅社全部爆滿,要想一睹藝術節風采,至少需提前2個月預訂住處。愛丁堡藝術節何來如此魅力?
夏有幸參加愛丁堡藝術節,首先被深深吸引的是這座城市獨特的文化韻味。這是一座很有氣魄的城市,借勢於火山、丘陵與峽谷而建,市中心兩條主要大街隔峽谷相望,一條是帶有中世紀古韻的皇哩大道,從矗立於死火山口上的古城堡,通往亞瑟王寶座山腳的霍利魯德王宮。另一條是王子街,是200年前建的新市區,如今是最繁忙的交通要道及商業中心。兩座大橋將峽谷兩邊連為一體,谷底綠地公園與橋連接處是文化廣場,蘇格蘭國家畫廊、蘇格蘭皇家博物館等常有許多藝術瑰寶展出。今年藝術節期間熱展的,是以“提香時代”為題的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珍貴藏品。在霍利魯德王公對面新建的議會大廈則是非常前衛的建築設計。愛丁堡藝術節的7個藝術節就是在這樣的城市、街區裡展開。有人把愛丁堡譽之為歐洲最優雅的城市。這優雅就來自於它的尊重歷史、鼓勵創新的底蘊。
         開放性特點開放性是藝術節的第一個特點。藝術節期間走進這座城市,撲面而來的是五光十色無處不在的外圍藝術節表演。劇場、影院、大小廣場、街頭、餐館,甚至洗衣店、電梯間、汽車裡,只要自己能找到演出場地,儘管前來參與競爭。這是藝術節組委會採取的鼓勵創新的包容態度。表演從前衛藝術到傳統雜耍甚至另類的內容應有盡有。只要受歡迎的表演便能進入劇場、電影院等有票房收入的演出場所,優秀的節目還可獲得藝術節獎。這種特殊的藝術氛圍,每年吸引世界各地2.5萬多名表演者自費前來,在整個藝術節期間的1700多場演出中,外圍藝術表演佔了1600場。許多年輕人就是從這裡獲獎而進軍演藝圈的。我們在小劇場觀看了磁鐵樂隊精彩的無樂器演唱,他們就是7年前藝術節時從愛丁堡街頭走出來的,現在已經頗有名氣。

       但真正能稱為愛丁堡藝術節靈魂的,卻是兩大經典。其一,是獨具民族特色的軍樂團表演。它以穿著不同顏色蘇格蘭傳統花格呢服裝的風笛隊為主,在愛丁堡古堡廣場表演軍樂和分列式。蘇格蘭地處英倫北部,山地和惡劣氣候形成那裡部落民族剽悍武勇的性格。自羅馬入侵不列顛開始,蘇格蘭的歷史就是抵禦外侮的血淚史。曾經不可一世的羅馬人從未能征服蘇格蘭人,甚至英格蘭與蘇格蘭的連年戰爭,蘇格蘭也沒有被打服過。遍布蘇格蘭的古城堡,大部分是建在山頂上的軍事要塞。因此,當幾百名風笛手威武地在古堡前奏樂列隊時,其蘇格蘭古戰場的歷史悲壯和民族自豪感攝人心魄。記者觀看軍樂團演出的當晚,大雨滂沱,那些被雨水浸透的蘇格蘭格呢至少加重一倍,但軍樂隊一招一式不受任何影響,更彰顯出蘇格蘭人頑強的民族性格,近千人的觀眾席上無一人退場。正是這種民族特色使其獨具魅力,愛丁堡所有藝術節的內容每年都是全新的,只有軍樂團表演沒有大的變化,從1950年首演,每年23場,場場爆滿。

       其二,國際藝術節中的精選劇目,每年都是愛丁堡主要劇場的主角。這是愛丁堡藝術節的品位。今年國際藝術節最熱門的演出,是威爾第的著名歌劇《游吟詩人》和德彪西的《普萊雅斯與梅麗桑德》。這兩部逾百年而不衰的名劇,以對人性敏銳、深刻的揭示與表現緊緊抓住了觀眾。雖然它們是藝術節期間的最高票價,但提前一個多月演出票就已訂購一空。還有《安德洛瑪克的悲劇》、《塞莉斯泰因》、《作曲家,歌手,廚師和罪犯》、《陽光下沉重的愛》等古典劇,以及美國西部芭蕾等許多優秀劇目,無論是古典還是現代,或深沉或詼諧,各大劇院的經典節目,構成藝術節精品薈萃。人們常說,陽春白雪曲高和寡。但真正傳世的藝術精品並不會缺少觀眾。有專家對10—12歲孩子進行音樂啟蒙訓練時發現,孩子們從流行音樂中得到娛樂,從古典音樂中受到更深的情緒影響和刺激。孩子們純潔的反應或可使人把一些道理看得更清楚。
      愛丁堡藝術節是開放的,但不媚俗;是商業的,但不失品位。在對待通俗藝術、民族​​藝術和經典藝術上,愛丁堡藝術節的組織者顯示了他們的內力。

     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裡,藝術節這種在一段時間內高密度地進行藝術文化演出的形式經歷了快速的發展,其中歐洲很多國家在二戰後將藝術節視為從精神上修復國民在戰爭中受到創傷的方式之一,英國的愛丁堡國際藝術節就是其中之佼佼者。 1947年第一屆藝術節舉行時,當時的藝術節總監魯道夫•彬爵士不僅要關心歌劇演員的選角和交響樂團的巡演安排,還得操心酒店怎麼才能更換被砲彈震碎的玻璃窗以及飯店是否有足夠的食物來迎接客人。然而當藝術節開幕後,從蘇格蘭各處甚至是倫敦來的馬車將會場周圍的街道擠得水洩不通,人們蜂擁而至,藝術節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就是愛丁堡“節慶之都”歷史的起點,自此之後60多年來,通過保持只有受邀節目才可演出的“邀請制”,愛丁堡國際藝術節始終堅持著自己的宗旨—“將世界頂尖的藝術表演帶到蘇格蘭,也為蘇格蘭頂尖的表演提供一個國際化的舞台”。一磚一瓦地,它為自己構建起了在表演者和觀眾間良好的國際性聲譽;然而更重要的則是它逐漸摸索出了自己一套藝術節操作方法,使得它得以一年又一年地將藝術家們帶到愛丁堡,並且幫助他們把最好的演出呈現給觀眾。當觀眾們在劇院里為舞台上的藝術家起立鼓掌的時候,支撐這一切並使這一幕得以實現的正是在幕後默默運轉的管理團隊。

       英國「愛丁堡國際藝術節」和法國「亞維儂藝術節」同樣是創立於1947年,兩者同時是世界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國際性藝​​術節。兩個藝術節之間所不同的是:「愛丁堡國際藝術節」所邀請的對像是音樂、舞蹈、戲劇並重,「亞維儂藝術節」則是以戲劇為主。被公認為目前最重要藝術慶典活動之一。

         「愛丁堡國際藝術節」主辦當局相信藝術節所安排的節目,應該儘可能具有世界一流的藝術水準,期使藝術節本身能豐富並活躍歐洲、英國,甚至蘇格蘭等地的文化生活,促進人類性靈的發展與交流。

由藝術節來帶動城市的發展   

         「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的資金來源十分廣泛,它有來自票房收入與政府補助等項目:三成四的資金來自愛丁堡市議會和蘇格蘭藝術評議會,三成三來自票房,另外有二成七來自企業贊助而其他盈餘。平時,「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的全職員工大約有20名;在八至九月藝術節進行期間,則有兩百多名臨時職員。  

           在「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的影響下,愛丁堡當地也發展出許多其他不同特色的藝術節;例如規模最大的愛丁堡藝穗節,愛丁堡軍事圖騰藝術節,爵士藝術節,電影藝術節,和書展等等。這些藝術節雖然和「愛丁堡國際藝術節」愛丁堡國際藝術節都分屬不同的管理單位;不過,近年有項研究調查顯示,這些藝術節也為愛丁堡帶來了二千多萬英鎊的經濟收益,並且創造出四千多個工作機會。  

          一個城市因為一個藝術節而聞名於世,同時還帶動了地方社會與經濟的發展,並進而影響了當地文化與藝術的發展;「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的成功,的確帶給許多以城市命名的藝術節許多的啟示。

        愛丁堡國際藝術節是由一系列節慶所組成的,其中包含七大文化節:愛丁堡國際藝術節、愛丁堡邊緣藝術節、愛丁堡國際圖書節、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愛丁堡皇家軍樂節、愛丁堡多元文化節以及愛丁堡國際爵士樂節,這七大文化節讓愛丁堡藝術節更加熱鬧,規模更龐大。這七個獨立的文化節慶各自擁有不同特色,像是愛丁堡邊緣藝術節就是以前衛、獨樹一格的風格來吸引觀眾,愛丁堡皇家軍樂節則是一場大型娛樂饗宴,大人小孩都十分喜愛,而且今年愛丁堡軍樂節除地主國的演出外,還有愛爾蘭、蒙古、紐西蘭、韓國、墨西哥等國外團隊參加,是全世界最大的軍樂表演節慶。在這個盛典中,來自英國及世界各地的知名的藝文團體和表演者,都會受邀至愛丁堡表演。其中項目包含了電影、音樂、舞蹈和戲劇,每年總共有超過25萬名的藝術家及表演者受邀演出,吸引的遊客數更是超過百萬。

 

 

 

 

女王的生日應該是4月21日,但因為6月天氣好,英國通常在6月為君主舉行官方生日慶典,這一傳統從1748年沿襲至今。英女王壽辰的全稱英女王官方壽辰Queen's Official Birthday,是英聯邦為慶祝現時在位君主伊麗莎白二世的生日而舉辦的活動。需要注意的是,英女王壽辰在不同國家會訂在不同的日子,但一般而言,所訂的日子都不是女王的真正生日。另外,在官方壽辰當天,將會公佈獲勳人士的姓名。
在英國,現今的英女王壽辰一般訂於6月的第一、第二或第三個星期六(以2006年為例,則訂於6月17日),而在壽辰當天,倫敦市內會舉行軍旗敬禮分列式(Trooping the Colour,又名英女王壽辰巡遊)。把壽辰訂在6月是愛德華七世(1901年—1910年在位)的主意,這是因為那時候英國的天氣較好。在英國本土的英女王壽辰當日,將會公佈壽辰榮譽名單(Birthday Honours List),宣告新獲勳人士的姓名及所得勳銜。此外,儘管當天也是​​英國的國慶日,但卻不屬於公眾假期,因為節日本身訂在星期六,並不是工作日。至於對公務員而言,官方壽辰會和原本的春天銀行假期(原定於5月最後一個星期一)結合在一起,好讓他們享受一個延長了的周末假期。

左圖為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丈夫愛丁堡公爵參加完皇家軍隊閱兵後返回白金漢宮。右圖為英皇家騎兵鳴放禮炮慶祝女王壽辰。

英國聖火節

2014-06-03 22:36

每年的一月的最後一個週二在蘇格蘭最北邊的勒威克鎮(Lerwick)舉行
      聖火節是向維京時代的一次致敬。火和燃燒常用於宗教儀式和象徵,一般至少有兩種意義:第一,火和水都代表潔淨、消毒。第二,燃燒代表將東西寄往靈界。歷史上,生活在斯堪的那維亞半島的維京人,經常擄掠歐洲大陸。
聖火節 - 意義
     當火的煙霧分散到天空時,火和燃燒常用於宗教儀式和象徵。一般至少有兩種意義:第一,火和水都代表潔淨、消毒,比方說在沒有消毒藥水的情況下,用來挑刺的針必須先過火以免傷口感染;第二,燃燒代表將東西寄往靈界,比方說造假帳的人愛通過燃燒帳本以毀屍滅跡;中國民間信仰常常為祖先燒冥錢(或稱紙錢,廣東稱之為陰司紙)、紙車子、紙房子等,希望死者在陰間不致缺乏。
 聖火節- 蘇格蘭Shetland海島“Up Helly-Aa聖火節”
     Shetland海島一年一度的“Up Helly-Aa聖火節”日是向維京時代的一次致敬。 Helly-Aa意為最後的聖潔之日,每年的一月的最後一個週二,在Up Helly-Aa 聖火節上當地人會穿上古代維京人的服飾,並且在節日結束時會點燃一個巨大的維京戰艦以示紀念。 “維京人”指的是住在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及附近島嶼上的丹麥人、瑞典人和挪威人,他們體格魁梧,滿面虯髯,膽識過人,常年漂流在海上,貪財、勇猛、喜歡冒險,血液中奔騰著強烈的征服慾望。因此他們也成了“北歐海盜”的代名詞。

在蘇格蘭設德蘭群島勒維克鎮舉行「維京火祭」,這是英國傳統的聖火節中最盛大的慶祝活動。聖火節是向維京時代表達敬意,那時候來自北歐的維京人每逢取得戰爭勝利,就會舉行火祭,紀念犧牲的戰士。

節日當天,數千人裝扮成維京戰士的模樣,站在戰船花車上接受人們的祝福,在船長帶領下,載戰士的戰船向海邊出發。夜幕降臨,戰士們將火把扔向戰船,霎時火光沖天,傳說中犧牲的維京戰士和戰船會在烈火中永生。

巨型戰船被無數的火把包圍,場面壯觀。

節日當天,數千人裝扮成維京戰士的模樣。

載戰士的戰船向海邊出發。

戰士們手拿火把,等待火祭開始。

戰士們將火把扔向戰船,霎時火光沖天。

傳說中,犧牲的維京戰士將在烈火中永生。

英國薰衣草豐收節

2014-06-03 22:05

      薰衣草豐收節2009年7月,英國班斯台鎮最大的薰衣草田的主人舉辦了一年一度的薰衣草豐收節,迎來許多遊客參觀。班斯台(Banstead)是英格蘭薩里郡(Surrey)的一個小城鎮,它有著300多年的薰衣草種植史。這塊英國最大的薰衣草田的主人舉辦了一年一度的薰衣草豐收節,迎來許多遊客參觀。   

      該農場的主人布蘭德和妻子羅娜麥依於2002年接手這塊薰衣草田,但在種植的第一年被野烏鴉吞噬了7萬株薰衣草,破壞了收成。慢慢地他們積攢經驗,把這片薰衣草田發展成為全英最大最壯觀的景色之一。

      薰衣草油對燙傷、對疤痕的治療作用的有名程度遠遠超過上述內容,這歸功於芳香療法的創始人法國的化學家Gattefossé先生,他在實驗室裡受了傷,隨意拿起桌上放著的薰衣草油塗在傷口上,後來發現它有非常好的癒傷效果,由此引發Gattefossé對精油的興趣,後來創立了“芳香療法”。其實之後的Gattefossé在一戰的野戰醫院裡還發現了其它多種精油對於外傷和灼傷也有神奇的療效,到目前為止研究者們認為有癒傷作用的精油除真正薰衣草和雜薰衣草外還有,安息香、欖香、牛至、洋甘菊、刺柏、香葉天竺葵、綠千層、乳香、神香草、甜牛至、沒藥、迷迭香、桉葉油等,這些精油主要是通過防止皮膚組織的變質、止血、消炎來促進創傷的癒合的。

倫敦泰晤士節

2014-06-03 21:38

Mayor’s Thames Festival

泰晤士節是倫敦的大型戶外文化藝術活動之一,於每年9月的第二個週六和周日在倫敦威斯敏斯特大橋和塔橋之間的泰晤士河沿岸公共露天空間舉辦,為公眾提供了一個參與免費且高水準的藝術活動的機會,是倫敦人最喜愛的節日之一。
泰晤士節是倫敦的大型戶外文化藝術活動之一,從1997年起於每年9月的第二個週六和周日在倫敦威斯敏斯特大橋和塔橋之間的泰晤士河沿岸公共露天空間舉辦,為公眾提供了一個參與免費且高水準的藝術活動的機會,是倫敦人最喜愛的節日之一。
人們在英國首都倫敦泰晤士河畔翩翩起舞。作為倫敦最大的戶外文化節日,一年一度的泰晤士節。節日期間倫敦市政府在泰晤士河兩岸為市民提供多種藝術活動和娛樂活動場所,展示倫敦豐富多彩的多元文化。泰晤士節是倫敦的大型戶外文化藝術活動之一,於每年每年節日這天,各界演員都會參加倫敦泰晤士節的狂歡表演。為公眾提供了一個參與免費且高水準的藝術活動的機會,是倫敦人最喜愛的節日。

倫敦泰晤士節演繹都市風情
一年一度的倫敦泰晤士節,數以萬計的倫敦人來到泰晤士河畔,人們以參與豐富多彩的活動表達對泰晤士河、對這座城市的熱愛。

倫敦泰晤士節為的是展示倫敦豐富多彩的多元文化。活動主辦者艾德里安·埃文斯告訴記者:“這個活動致力於宣傳倫敦和泰晤士河。泰晤士河孕育了倫敦。泰晤士節把各種群體聚集在一起,讓人們在河畔度過美好時光。”

當天泰晤士河畔各種活動異彩紛呈,亮點不斷。南沃克橋上安排了巨型宴席,貫穿整個大橋,五花八門的美食最大限度刺激著人的視覺與味覺。 2名裝扮為農夫的葡萄酒商在現場帶領小朋友們在木桶裡光腳踩葡萄,用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向孩子們傳授傳統的釀酒工藝。

距離踩葡萄活動不遠的地方,英國的傳統舞蹈表演歡快熱烈,吸引了大批遊人駐足喝彩。一名現場表演者說:“我們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倫敦,在泰晤士河邊長大,我們都喜愛這條河,在河邊能夠得到放鬆。”

河流承載著城市的靈性,泰晤士河孕育了倫敦獨特的風情。對於河邊豐富的活動,一名女性遊客評價說:“今年泰晤士節讓我感受最深的要數它的美食、陽光和那種輕鬆的氛圍。”

倫敦泰晤士節至今已舉辦了16屆,所有活動都在倫敦威斯敏斯特大橋和塔橋之間的泰晤士河沿岸公共露天空間舉辦,為公眾提供了一個參與免費且高水準的藝術活動的機會,是倫敦人最喜愛的節日之一。

左圖為參加倫敦泰晤士節狂歡的演員在表演。                      

                                                              右圖為三名化妝完畢的黑人少女在倫敦泰晤士河邊準備為觀眾表演非洲傳統舞蹈。

左圖為少女們在倫敦泰晤士河邊準備為觀眾表演印度舞蹈。右圖為幾名女子在倫敦泰晤士河邊為觀眾表演擊鼓。

 

左圖為幾名藝術家在倫敦泰晤士河南岸的空地上當場為觀眾繪製巨幅油畫。右圖為參加倫敦泰晤士節狂歡的演員在表演。

      每年11月的第二個星期六是新選市長上任視事的日子,都要舉行頗有聲勢的古裝遊行。在倫敦舉行的“市長就職遊行”活動上,一輛歷史上由倫敦市長巡遊時乘坐的金馬車向人們展示。來自英國倫敦的軍隊、學校、社區、醫院等單位的6000多名軍人和市民參加了這一年一度的盛大遊行。
      具有800年曆史的“市長就職遊行日”最早是倫敦的民選市長就職後從倫敦城巡游到威斯敏斯特的一項活動,後來演變成倫敦市民的年度狂歡盛會。 11月,英國倫敦城市長就職遊行活動在老城“倫敦城”舉行。
     “倫敦城”是大倫敦的老城,面積只有260公頃,常住人口近6000人,是英國著名的商業金融中心。 “倫敦城”市長為榮譽職位,任期只有一年且不能連任。
     “倫敦城”市長的馬車古色古香,是100多年前的產品,重達4噸,沒有避震彈簧,坐在裡面上下顛簸,極不舒服,好在市長大人一生只乘坐一次。

左圖為一名裝扮成生日蠟燭的巡遊者行進在倫敦“市長就職遊行”隊伍中。右圖一位在倫敦“市長就職遊行”隊伍中的大木偶與小觀眾握手。

左圖為在倫敦舉行的“市長就職遊行”活動上,一輛歷史上由倫敦市長巡遊時乘坐的金馬車向人們展示。右圖為一群蘇格蘭風笛手行進在倫敦“市長就職遊行”隊伍中。

左圖為幾輛具有悠久歷史的老式汽車行進在倫敦“市長就職遊行”隊伍中。右圖為一位身穿英國傳統法官服飾的婦女行進在倫敦“市長就職遊行”隊伍中。

      英國倫敦木偶藝術節為是紀念英國傳統滑稽木偶劇中的丑角龐奇而設立的。龐奇是英國木偶劇《龐奇和朱迪》中的一個鷹鼻駝背的滑稽木偶,在英國家喻戶曉。

      英國倫敦木偶藝術節是英國的民間傳統節日,在每年的5月9​​日舉行。節日的來歷是:英國木偶藝人一直把龐奇尊為英國木偶的開山祖師。 1662年5月9日,一個叫塞繆爾·佩皮斯的人首次在倫敦考文特園的聖保羅教堂前看到木偶表演,十分驚奇,並把見聞記到日記上。後來,木偶藝人把這一天定為龐奇的誕辰日,並把它作為英國木偶節的日子。
 

      木偶節節日這天,全國各地的木偶藝人都聚集到考文特園,舉行各種慶祝活動。他們先為木偶的開山鼻祖龐奇舉行隆重的誕辰典禮,然後用帶來的各種各樣的道具,為觀眾免費演出木偶節目。

英國諾丁山文化節

2014-06-03 17:23

Notting Hill Carnival

英國諾丁山狂歡節是歐洲規模最大的街頭文化藝術節,每年8月底的最後一個週末在英國倫敦西區諾丁山地區舉行,以非洲和加勒比地區文化為主題。因為諾丁山區的黑人居民多半不來自非洲,而來自加勒比海或拉美其他地區。正是諾丁山的移民文化孕育了諾丁山狂歡節。 20世紀60年代,聚居在諾丁山地區的西印度群島移民因思鄉情重而舉辦狂歡節,當時不過只有一小群人穿著民族服裝,敲著鋼鼓在街上走一圈而已。幾十年後,它發展成為規模盛大的多元文化節日和倫敦最炙手可熱的旅遊項目之一。

文化多元性一向為諾丁山狂歡節所看重,這也是狂歡節創立的初衷之一。 1959年,加勒比移民聚居的諾丁山區出現針對黑人的種族暴力事件,為宣揚加勒比優秀文化和倡​​導種族融合與團結,英國第一屆室內加勒比狂歡節於當年8月應運而生,後於1964年演變成街頭狂歡,即諾丁山狂歡節。原以加勒比海風情為主的諾丁山狂歡節表演逐漸融合世界各地的藝術氣息,當時這個以孩子為主、只有幾支鋼鼓樂隊參加的節日如今已演變成規模宏大的多元文化節。在世界各地的狂歡節中,諾丁山狂歡節的規模僅次於巴西里約熱內盧狂歡節,是英國多元文化的象徵之一。

    諾丁山狂歡節在每年8月最後一個週末舉行,從周日到週一(週一是Bank Holiday,也是英國的公共假期)。孩子們在周日穿著盛裝遊行表演,而大人們則緊跟其後在周一遊行演出。整個街頭遊行活動會持續到晚上9點,然後人們分散進入當地的各個酒吧夜店繼續狂歡。規模在全世界僅次於巴西里約熱內盧狂歡節,為期兩天,開幕當日孩子“稱王”,成人次日出演,以高潮謝幕。

    諾丁山狂歡節一向以濃郁的加勒比海情調著稱。論服裝和麵具,諾丁山狂歡節如同一場奇異華麗的化妝舞會;論音樂,鋼鼓樂隊、卡里普索歌曲、索加音樂則是諾丁山狂歡節的靈魂。鋼鼓的強烈節奏足以令心跳立即合著節拍提速;卡里普索歌曲每每根據最新時政和社會熱點即興改動歌詞,惟有詞曲幽默諷刺的本色不變。

漸漸地這種原本限於民族內部的狂歡節逐漸被廣大的倫敦人所接受並推廣,各個種族的人群都加入了進來,如今每年的諾丁山狂歡節更像是一個展現英國倫敦多元文化的大Party,同時,也發展成為了全歐洲最盛大的街頭狂歡節之一。英國人克勞迪亞·瓊斯1915年出生於加勒比地區的英國殖民地特立尼達,9歲時去美國與父母團聚。她於1936年加入美國共產黨。在二戰後的麥卡錫主義盛行期間,瓊斯曾屢次入獄,並於1955年被美國驅逐,之後移居倫敦西部加勒比移民聚居的英國諾丁山區。
     1958年,瓊斯創辦《西印度群島報》,號召殖民地人民團結起來爭取獨立、實現種族平等與世界和平。次年,英國諾丁山區出現針對黑人的種族暴力事件,瓊斯為此在當地組織了一次步行活動,宣揚加勒比地區的優秀文化,並於當年8月發起了英國第一屆室內加勒比狂歡節,倡導種族之間的融合與團結。 1964年瓊斯去世後這一活動演變成街頭狂歡,即後來在歐洲家喻戶曉的英國諾丁山狂歡節。為銘記這位英國諾丁山狂歡節的創始人和她的初衷,2008年8月22日,英國政府在英國諾丁山區兩處地點設立了紀念牌。


       拉德布羅克叢林路[Ladbroke Grove]是英國諾丁山地區的南北向主幹線,英國諾丁山狂歡節就在這裡舉行盛大的遊行表演。

       連續三天的狂歡主要分三個部分:第一天是特有的鋼鼓樂隊展示與比賽。使用的樂器都是用汽油桶製作的
鋼鼓,其目的就是吸引當地的加勒比移民出來狂歡,提醒他們不要忘記自己的故鄉。第二天則是兒童日,社區組織少年兒童們打扮得漂漂亮亮,臉上塗上油彩圖案,讓孩子們度過一個美好的日子。第三天時,狂歡活動達到高潮,參加遊行的隊伍在英國諾丁山的幾條街道上載歌載舞,吸引大批遊客前來捧場。來自英國甚至世界各地的DJ們在車載調音台上盡情演繹加力索、索卡、桑巴等各種音樂。
       狂歡人群開始向英國諾丁山地區各主要街道聚集,英國諾丁山地區再次成為歡樂與喜慶的海洋。
伴隨著歡快的拉丁舞曲節奏,狂歡人群開始向諾丁山地區各主要街道聚集,不同膚色的孩子們身著色彩斑斕的服裝,臉上塗著各色顏料,載歌載舞,成為狂歡節彩車遊行隊伍中的最大亮點。大約100多萬狂歡者湧上倫敦西區的諾丁山街頭,慶祝這個歐洲規模最大的街頭文化藝術盛會。
      除了欣賞音樂,品嚐美食也是諾丁山狂歡節不可缺少的部分。每年這個時候,組委會都會提前發出通知,讓有意提供飲食的攤主們早早報名,多多預備食品。攤主們提供的食品主要是加勒比風味的烤雞和咖哩羊肉等等。諾丁山各條街道邊上都炊煙滾滾,香味四溢。
諾丁山因狂歡節享有盛名,也因為一部好萊塢的同名電影《諾丁山》而更加出名。參加狂歡活動的除了當地社區和居民組織的遊行隊伍,還有一些樂隊來自其他國家。幾十萬來自全世界各地的遊客參加諾丁山狂歡節活動,感受不同的文化氛圍。

地鐵貼士
數十萬民眾加入諾丁山狂歡節遊行。
  ·Ladbroke Grove:
  諾丁山狂歡節週日和周一關閉
  ·Latimer Road:
諾丁山狂歡節週日和周一晚上11點半關閉
  ·Notting Hill Gate:
諾丁山狂歡節週日和周一在本站無法換乘
諾丁山狂歡節週日當天上午11點到晚上7點之間只出不進
諾丁山狂歡節週一當天中午12點到晚上6點半之間只出不進
  ·Royal Oak::
諾丁山狂歡節週日和周一當天上午11點到晚上6點之間只出不進,6點之後本站關閉
  ·Westbourne Park::
諾丁山狂歡節週日和周一當天上午11點到晚上6點之間只出不進,晚上11點半之後本站關閉
  ·Bayswater:
  照常開放。諾丁山狂歡節週一當天當Notting Hill Gate站關閉的時候,可以在本站出來
  ·Queensway:
  照常開放。
  ·Paddington:
  照常開放。當Notting Hill Gate站和Royal Oak站關閉的時候,可以利用本站進出。
諾丁山狂歡節期間,諾丁山周圍的道路都會交通管制。因此強烈建議利用倫敦的公共交通。你也可以在倫敦卡姆登市場或者波特貝羅路跳蚤市場先行採購好狂歡的行頭,加入諾丁山歡樂的海洋!